景框內的空間,即是電影的世界。景框,也叫畫框,原是美術創(chuàng)作中使用的一個名詞,影視作品的影像也是在這樣一個四邊框中呈現(xiàn),它大致相當于鏡頭的取景框,與影視廣告宣傳片類似;拍攝對象進入畫框,也就是俗話所說的“闖入鏡頭”,叫“入畫”;相反,出畫框就叫“出畫”。景框是電影影像構筑的基本。
結果從劇本、演員、選景、拍攝到后期,最后做出來的作品總覺得欠缺了什么。
為什么看起來并不怎么特別?為什么跟其他作品一樣,一點個性都沒有?如果你會這樣想的話,恭喜,你還可以給你的影像作品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
不同大小景框呈現(xiàn)的空間
一個鏡頭像繪畫一樣地在一個既定的畫幅里覆蓋了演員、動作或事件,所以景框決定了鏡頭范圍以內所拍攝的物件。
在這么多的視覺元素中,選擇框住哪一個部份去表達某種意思,這個鏡頭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樣的信息該出現(xiàn)在鏡頭內、怎樣拍才美,特寫鏡頭中把演員的頭部安排在哪兒,或是在一個遠景鏡頭中把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一棵孤零零的高樹放在什么位置?這不僅僅是放在哪兒的問題,你得先問自己為什么要這么放。
視覺元素在整體畫面中的安排擺放是非常重要的,它將向觀眾傳達特定的含義,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拍的。
景框的上部分往往象征了權利,權威和精神信仰。放在這個部位的人物,似乎控制了下方,例如拍攝王公貴族或社會名流。上不也帶有強烈的上帝般的光榮。這種方式也常用于拍攝皇宮或高山。類似于廣州羊城文化宣傳片的拍攝制作一樣,,若上部的人其貌不揚,給人的感覺就是危險而具有威脅性。
景框的下部則代表服從,脆弱,無力。放在此部分的人或者物都”弱“于上部。而且靠外的黑暗太近,也具有危險的意義。
景框左右邊緣的部分看起來都不太重要,因為他們離中央太遠。他們靠近景框外的黑暗,許多導演喜歡用黑暗象征缺失光芒,也與未知的,未見得,可怕的意象相關。
如果你是攝影師,在構圖之前首先需要理解手里攝影機的格式以及它的寬高比。知道了畫幅的確切形狀和寬高,才能展開后續(xù)的構圖。
其次,是如何安置畫面中的被攝物體,即如何構圖。
景框里的構圖
90年代的電影名導演諸如張藝謀等還沒有被商業(yè)化的操作支配,電影還是比較忠實于藝術的表現(xiàn)力和人性的挖掘上,藝術處理也著重從色彩和構圖渲染人物內心和劇情張力。所以現(xiàn)在再回過去看《大紅燈籠高高掛》《我的父親母親》這些90年代的電影,構圖都堪稱教科書級。
常規(guī)的構圖方法有:
框里的景別
遠、中、近景、大特寫諸如此類的都是不同的鏡頭類別,但是它們都會有各自的意思?;蛘哌@樣說,觀眾在看不同景別的鏡頭時,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因此在決定你的景框前,要先想想你想要觀眾看到什么、看到多少和產(chǎn)生怎樣的感覺。
例如一個超級大特寫雖然可以引導觀眾看清事物的細節(jié),但是會讓觀眾感到壓迫、可能會不舒服,所以了解景別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跟照片攝影不同,在影片制作上故事占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跟據(jù)故事中的元素去選擇景框和構圖就不能忽視。
馮小剛導演剛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采用了圓形景框,契合了影片故事的主題,當李雪蓮去了北京,景框變成了正方形,表現(xiàn)的是權利中心的“規(guī)矩”,根據(jù)故事中的元素去匹配了景框。而地方則是寓意圓滑之處。
動人的故事都擁有強而有力的核心意念,為劇情增添情感深度和脈絡,人物刻畫的影視宣傳片讓觀眾對你表達的內容身同感受。